谈到滑液囊支原体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尤其是这两年在蛋鸡上发病率比较高,对蛋鸡危害比较大。
发病原因
滑液囊支原体发病原因和饲养管理有很大的关系。本病主要侵害关节滑液、腱鞘膜为主,其特征为关节、腱鞘和爪垫肿胀,病鸡常见胸部囊肿。感染日龄4-8周多发,与育雏期的脱温过程温度下降过快,温差波动大,育雏密度大,有很大关系。12周到13周零星发病,发病原因与转群上大笼后的温差应激、防疫应激、霉菌毒素等有直接关系。
感染滑液囊支原体的鸡死亡率不高,但鸡的体重和均匀度受很大影响。育成期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形成“侏儒鸡”,引起鸡群淘汰率高,鸡群没有产蛋高峰期。所以我们要在鸡群发病早期就尽快找到专业的治疗方案,以便减轻后期损失。
滑液囊支原体对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克林霉素等药物表现较为敏感,这可能与现在临床上长期较多的使用阿奇霉素等药物治疗支原体感染,使环境中的支原体对这些药物产生耐药性有关。
对肝脏的损伤
很多鸡场在治疗滑液囊有一定漏洞,不注重肝脏的保健。
1、育成期得了滑液囊采食量低、营养供不上、体重轻就影响到内脏的发育,使肝脏、脾脏发生病变,只注意到了病源,没有注意到肝脏保健,使肝脏前期发育不起来。
2、鸡的滑液囊之后大量的使用抗生素,是药七分疗效三分毒,那三分毒素再次对肝脏造成损伤,使肝脏形成药物肝。
所以说在治疗滑液囊时一定要注重肝脏的保健。因为卵黄蛋白质形成通常在雌性激素的刺激下,在肝脏合成,由血液运输到卵巢,如果肝脏受损就会影响到蛋鸡的产蛋率。
滑液囊支原体会侵害蛋鸡的生殖系统,卵巢和输卵管的子宫部位。卵巢是形成卵泡的场所,如果受损影响产蛋率。输卵管、子宫是形成鸡蛋壳和色素的地方,如果受损蛋壳品质就比较差,出现“太阳蛋”等。
防治方案
滑液囊支原体如何来防治呢,针对滑液囊支原体的防控方案目前有两种,第一种是鸡群的疫苗防疫;第二种是鸡群的预防性和治疗性用药,可选择替米和多西配合预防,注重肝脏保健。或者这两种方案同时采用。其中对种鸡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种鸡群病原含量,能够有效降低该病的区域流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