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俗称红皮病,该病主要是由吸血昆虫传播,以发热,溶血性贫血和怀孕母猪的流产为特征,还可能和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如猪瘟,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病猪呈现不同的交叉症状,该病近年来在全国各省市都有发生,这种过去不为所知和重视的疾病,在如今给养猪业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
该病的自然潜伏期难以确定,在人工感染脾切除的猪时,平均潜伏期为七天,病程或随年龄的增加而延长,仔猪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40-41.5度,贫血衰弱,死亡率上升,有的病猪皮肤渗出性炎症,而部皮肤坏死,慢性病例表现为消瘦苍白,或出现荨麻疹型皮肤变态反应。
育肥猪急性感染时出现体温升高,厌食,贫血,皮肤发紫,病猪逐渐消瘦,慢性病例生长迟缓,出栏延迟,种猪感染时影响其繁殖性能
一般该病引起的症状和病变,与很多单一疾病或混合感染类似,猪场应该注意进行区别,需重点鉴别,诊断的疾病有猪瘟,猪肺疫,以及免疫抑制性病毒造成的混合感染,鉴别诊断工作,就需要每个猪场根据不同的方法进行自主选择了
最后给大家谈谈该病的,防治措施
到目前为止,治疗,附红体病的药物有很多,但是临床效果并不好,一般常用的药物有新生樊大明,,阿散酸贝尼尔血虫,净四环素特效米先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减少死亡,但不能杀灭病原,其中四环素和效果较好,并猪群可用土霉素四环素或强力霉素分别按照,一千,料加入-30克混饲,阿散酸的用量为每一吨料20克。
另外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应该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预防
一,加强灭蚊和驱蚊,减少昆虫传播媒介
二,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增强抵抗力
三,预防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特别是猪瘟,蓝耳病和圆环病毒感染
四,制定科学免疫程序,防止滥用疫苗造成的应激反应
五,药物预防为主,在易感期进行药物性预防投药,同时应该考虑可能的并发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