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铁氰化钾不是食盐里最有害的成分,这个S

有一个谣言已经流传了几年了,最近又死灰复燃,增加了一些文采,似乎更加容易骗人,于是我们决定今天认真和大家探讨一下。

那就是食盐中可能会添加的一种“抗结剂”,被说成是有毒的,对人体有blahblah一堆害处的亚铁氰化钾。

亚铁氰化钾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被造谣爱好者惦记着,主要就是因为名字起得不好,没请大师算过,跟最出名的自杀神器——剧毒的氰化钾太像。

但......像么?

编个段子可能比较好理解:

前清末年,某忧国忧民的爱国民间科学家跑去庙里跟大师请教。

民科递了一个写着“亚铁氰化钾”的纸条给大师:“您看看他们现在在食盐里都加了这亚铁的氰化钾,这么剧毒的东西是要我大清亡国灭种啊”

大师睁眼看了一民科一眼,接过纸条,看了看上面五个字,把“钾”字撕了下来递给民科。

民科想了半天,问:“大师,您的意思是说这个世界有太多假货假事,连盐都假了么?”

大师一巴掌把民科扇倒在地,骂道:“我是说这东西叫做‘亚铁氰’化‘钾’,不是‘亚铁’的氰化钾,连化学名的断句都不会,大清亡就亡在你们这些祸害身上啊”。

亚铁氰化钾的英文名字叫做PotassiumFrrocyanid,看着跟氰化钾的PotassiumCyanid也有点像。

但Cyanid是“氰”,也就是氰化钾KCN的“CN”,是碳原子和氮原子靠叁键连在一起,长的是这个样子。

在Cyanid前面加上表示2价亚铁的Frro,“Frrocyanid”对应中文就是“亚铁氰”(注意别写错了,o写成i,变成Frri就是3价铁的“铁氰化钾”了),那什么是亚铁氰呢?

其实亚铁氰化钾的最全的化学英文名应该写作“TtrapotassiumHxacyanofrrat(II)”。化学家没有什么文采,起名字就是把结构式念出来而已,所以看一下英文名字就知道是什么了——

Ttra是来自古希腊语,在化学中=4(久违的四环素就叫Ttracyclin),

Potassium=钾,

Hx=6(内六角板子就叫HxWrnch),

Cyano=氰,

Frrat=铁,后面的(II)表示是2价的亚铁。

连起来就是亚铁氰化钾的大名:六氰合铁(II)酸(四)钾。绕嘴不?知道为什么要简称为亚铁氰化钾了吧。

这东西画出来是长下面这个样子的,还觉得像上面的那个“氰化钾”么?

“亚铁氰”化“钾”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的低毒抗结剂,允许添加在食盐中,根据国标GB-,允许量是每公斤食盐不多于10毫克。

我们市面上的食盐产品中,有一部分使用了亚铁氰化钾作为抗结剂,用量也都是按照国标标准,那这会有风险么?

接前文,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其中也盛产一种叫做“民科”的反经济作物。当民科中出现第一只把目光投向食盐,发现上面居然有认识的“氰化钾”三个字的时候,那种欣喜若狂是可以想象的,大约是和推翻了相对论或者发明了永动机的同行们差不多吧。

前面提到亚铁氰化钾是“低毒”,一般同学看到低毒就害怕,但如果你混过化学实验室,看到这俩字就会觉得很亲切很安心,知道是个好朋友了。

什么是低毒呢?比如食盐/氯化钠,就是低毒。

根据美国国家实验室NIH的毒性数据库的数据,亚铁氰化钾的LD50(毒死一半小白鼠的用量)是每公斤体重5-6.4克。而食盐的LD50是每公斤3克,不科学地讲,亚铁氰化钾的急性毒性比食盐还要低,添加到食盐中还算拉低了整体毒性才对。

世卫组织在对抗结剂成分安全性进行的分析中也表明,亚铁氰化钾是很安全的添加剂。年《美国生理学杂志/AmricanJournalofPhysiology》刊登了荷兰研究人员的实验情况,在对实验狗狗注射了毫克(超过公斤食盐中含量)的亚铁氰化物后发现,其中绝大部分(94-98%)的亚铁氰化物都会在24小时内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没有在体内形成积累,验证了这种成分的长期安全性。

只有在超过度的高温情况下,亚铁氰化钾才可能分解出氰化钾。这已经超过了一般煎炒烹炸所能达到的温度。只有把盐直接放在火里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氰化钾是剧毒,LD50大概在5-10毫克每公斤体重,人摄入几十到几百毫克的量级就可能致死。不过就算能在高温下完全将亚铁氰化钾转变成氰化钾,这也意味着你必须要在火里分解大概几十公斤的食盐然后吃下去才有可能被氯化钾毒死。

寻死挺容易的,不需要烤一麻袋盐吃这么折腾。

之所以亚铁氰化钾的谣言这些年一直扑杀不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背后有经济利益在支撑——朋友圈最热衷转发国内食盐有毒的,往往就是在销售高价进口食盐的商家。

和很多产品的销售方式一样,只有引起用户大规模的恐慌,让大家不敢购买物美价廉的普通商品,才有可能卖那些高价的性价比低的产品——比如连化学元素表都不认识,就敢吹含有84种微量元素的所谓喜马拉雅粉盐(点击阅读:喜马拉雅盐有84种微量元素?这摆明是有放射性污染啊!)

谣言中所流传的“国外盐里没有亚铁氰化钾,抗结剂都基本不用”,也是经不起推敲的事情。

抗结剂是用来防止食盐等产品结块的,英文是Anti-caking。就是蛋糕的那个caking,因为做蛋糕就是把面粉“结块”。

国内普通盐目前不含抗结剂的也很多,有抗结剂的,也只有一部分是用了亚铁氰化钾。而国外人民吃的盐也有很多是含抗结剂的。只不过种类可能有所区别。

比如美国比较常见的MORTON牌盐的anticaking,用的是硅酸钙。

英国盐里比较常见的抗结剂,则是和我们基本一样的亚铁氰化钠,英文是SodiumFrrocyanid或者叫SodiumHxacyanofrrat(II)。

(可点击放大查看)

国外的盐不比我们的更安全。说起来差别最大的,其实是用盐烹调的习惯——他们比较习惯在烹调之后撒盐,而不是我们在烹调过程中用盐。因此盐总是放在餐桌上研磨器里的,所以结块不结块可能没我们这么在意吧。

不管是国内的盐也好,国外的盐也好,几块钱的也好,几十块钱的也好。重要的并不在什么安全不安全,最大的差别也无非是在口味的区别上。

在盐上面打什么安全牌健康牌是非常搞笑的一件事情。考虑里面抗结剂用的好不好,被什么“微量元素营养”忽悠,都不如少放点盐来的健康。食盐中的绝对主角,就是崔永元最恨的氯化钠,英文也就是标题中的SodiumChlorid(写NaCl怕包袱抖的太快),其中钠离子摄入过多,是增加高血压和一系列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因素。

最近网上突然流行一些奇怪的养生建议,说不吃盐会怎样怎样有危害。人当然要摄入盐分,这是维持我们身体电解质平衡的必要。但我们的盐是摄入的不够么?按照大部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来推断,盐的摄入都是在超标甚至严重超标的。这个情况下还鼓吹要吃盐,怎么想的呢?这些事情我们说过很多次,不重复了。之前文章的链接放在下面。

孩子辅食别放盐等调味品

为何会有医生信誓旦旦瞎扯“辅食不加盐?小心落下病”?

低钠盐很安全,但补钾不能靠吃盐

靠海吃海不用补碘?沿海地区可不等于要吃无碘盐

拿吃盐不足会怎样,来吓唬盐分摄入超标的当代中国人,只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种是蠢,一种是坏。大家可以自己判断一下。其实大部分的谣言都逃脱不了这两个因素,比如昨天还有一位同学跟我们咨询的西瓜问题:

这明显是跟商丘的某个瓜农有私仇的人放的谣言。至于谣言内容,没有什么科普辟谣的意义——西瓜?H7N9可是禽流感了。

更多和食品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zhouseo.net/zzbx/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