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表现,教你认清玫瑰痤疮
(一)主要表现(二)次要表现如何正确诊断?这几点很实用
(一)诊断要点
面部中央血管受累是玫瑰痤疮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不同部位(面颊部、鼻部或口周)皮损有其不同特征,在版基础上,年提出了分部位诊断标准的探讨(表1),面颊部和鼻/口周部两个部位中只要1个满足诊断标准,即可诊断玫瑰痤疮。表1: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
注:a面颊部满足必要性表现就可诊断玫瑰痤疮无论是否有选择性表现;b口周/鼻部在满足必要性表现的基础上需合并至少1种选择性表现才可诊断玫瑰痤疮。两个部位中只要1个满足诊断标准即可诊断玫瑰痤疮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诱因引起的阵发性潮红或持续性红斑,包括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维A酸类等)、系统药物(如烟酸、异维A酸等)、局部化学治疗或光电治疗、月经期或围绝经期症状和系统疾病(如类癌综合征、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一些腺体的髓样癌等)(二)辅助检查玫瑰痤疮的辅助检查手段有限,部分检查结果可能不具备诊断特异性,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诊断和评价。(三)鉴别诊断玫瑰痤疮怎么治?缓解症状减复发
目的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减少或减轻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一)疾病管理与患者教育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但是,若只有阵发性潮红反复发作,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只需科学护肤、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刺激因素就可有效控制。患者教育能让部分患者减少反复发作的频率。此外,皮肤护理在玫瑰痤疮的防治中非常重要。(二)局部治疗1.修复和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钙离子等对皮肤屏障具有修复作用的功效性护肤品,可缓解干燥、刺痛、灼热等敏感症状,减轻阵发性潮红等临床表现,各种类型的患者均可使用。2.外用药物治疗:(1)抗微生物类外用制剂:包括甲硝唑、克林霉素或红霉素、伊维菌素。(2)壬二酸。(3)过氧化苯甲酰:谨慎推荐。(4)外用缩血管药物:谨慎推荐。(5)水杨酸:谨慎推荐。3.眼部局部用药:人工泪液,一致推荐;环孢素滴眼液,推荐;阿奇霉素滴眼液,推荐;四环素滴眼液,推荐。(三)系统治疗1.抗微生物制剂:(1)抗生素:是玫瑰痤疮丘疹脓疱的一线系统治疗。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丘疹、脓疱为一致推荐,红斑为推荐。(2)抗厌氧菌类药物。2.异维A酸:异维A酸不可与四环素类药物同时使用。增生肥大为一致推荐,丘疹、脓疱为推荐。3.羟氯喹:红斑为一致推荐,丘疹、脓疱为推荐。4.β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剂:卡维地洛兼有α1受体阻滞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作用。5.抗焦虑类药物:谨慎推荐。(四)光电等物理治疗1.强脉冲光(IPL)。2.脉冲染料激光(PDL)。3.二氧化碳激光或铒激光。4.nmNd。5.可见光。6.射频(radiofrequency)。7.光动力疗法(PDT):谨慎推荐。(五)手术疗法对于单纯以毛细血管扩张或赘生物损害为主的玫瑰痤疮,需酌情选用手术疗法(划痕及切割术、切削术及切除术)。(六)注射疗法A型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性蛋白,可通过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神经肽,减轻玫瑰痤疮的红斑、阵发性潮红等症状。谨慎推荐。(七)玫瑰痤疮不同皮损表现治疗方案的选择1.持续性红斑:(1)轻度持续性红斑:无需特殊药物治疗,只需修复皮肤屏障,做好防晒,稳定情绪等。(2)中重度持续性红斑:口服抗微生物类药物、羟氯喹等对于红斑的消退具有一定的作用。配合使用修复皮肤屏障的保湿类护肤品,在皮损稳定期,可考虑使用IPL、PDL或Nd:YAG激光治疗毛细血管扩张。射频修复治疗也可用于非肿胀型玫瑰痤疮的红斑治疗。伴有明显肿胀、灼热的患者,可选用LED红黄光缓解。(3)持续性红斑伴明显阵发性潮红或灼热:对于中重度红斑伴有明显潮红、灼热感强烈的患者,还可考虑服用卡维地洛。2.丘疹、脓疱:(1)轻度丘疹、脓疱:可选用甲硝唑、壬二酸、克林霉素、红霉素或伊维菌素外用制剂。(2)中重度丘疹、脓疱:国内首选口服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或联合口服羟氯喹,次选口服克拉霉素、阿奇霉素或甲硝唑。3.毛细血管扩张:在丘疹脓疱或红斑的炎症控制较稳定的情况下选择使用IPL、PDL或Nd:YAG激光治疗毛细血管扩张,但治疗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玫瑰痤疮的红斑、丘疹或脓疱。4.增生肥大:首选口服异维A酸胶囊。5.眼部症状:多数伴有眼部症状的玫瑰痤疮患者,系统治疗缓解皮肤症状的同时,眼部症状也会相应缓解。本文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本文整理:专家组
责任编辑:穆弦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