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西药--地塞米松
16位引入甲基,可阻碍17位的氧化代谢,抗炎活性增加,副作用下降;
16α-甲基是地塞米松,16β-甲基是倍他米松,两者为差向异构体,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强效皮质激素。
(1)可兴奋腺苷酸环化酶,抑制磷酸二酯酶,增高cAMP水平,从而提高支气管β受体对拟肾上腺素药及茶碱类的敏感性,间接发挥支气管解痉作用。并通过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支气管充血水肿、减少黏液分泌。
(2)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皮炎、药物性皮炎(药疹)、血清病、鼻炎、药物反应、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
(3)休克:可用于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及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传导阻滞所引起的心源性休克的辅助治疗。
(4)中毒性疾病:能缓解由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中毒症状,有良好的退热作用。
(5)溃疡性结肠炎:与锡类散等合用做保留灌肠,可缓解症状。
(6)血液系统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
长程使用可引起以下副作用:医源性库欣综合征面容和体态、体重增加、下肢浮肿、紫纹、易出血倾向、创口愈合不良、痤疮、月经紊乱、肱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及骨折(包括脊椎压缩性骨折、长骨病理性骨折)、肌无力、肌萎缩、低血钾综合征、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或穿孔,儿童生长受到抑制、青光眼、白内障、良性颅内压升高综合征、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加重。
对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者。严重的精神病史。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较重的骨质疏松。明显的糖尿病。严重的高血压。未能用抗菌药物控制的病毒、细菌、真菌感染。全身性真菌感染。
地塞米松与氯化钙、磺胺嘧啶钠、盐酸四环素、盐酸土霉素、苯海拉明、氯丙嗪、异丙嗪、酚磺乙胺、盐酸普鲁卡因、氢溴酸莨菪碱等配伍易出现混浊或沉淀使药物失效;与呋塞米、水杨酸钠类药物合用可增加其毒性。
静脉给药常用于危重疾病,如严重休克等的治疗;哮喘持续状态和痰培养白色念珠菌为阳性者禁用地塞米松吸入给药。药物对儿童的影响:地塞米松为长效制剂,一般不用于儿童需长期使用激素者。
成人:
(1)口服给药:
开始为每次0.75~3mg,每天2~4次;维持量约每0.75mg,视病情而定。
(2)静脉注射:
①疾病危急状态,如严重休克等的治疗:用地塞米松磷酸磷酸钠,每次2~20mg,2~6h重复给药至病情稳定,但大剂量连续给药一般不超过72h。
②缓解恶性肿瘤所致的脑水肿:首剂静脉推注10mg,随后每6小时肌内注射4mg,一般12~24h患者可有所好转,于2~4天后逐渐减量,5~7天停药。
③不宜手术的脑肿瘤:首剂静脉推注50mg,以后每2h重复给予8mg,数日后再渐减至每天2mg,分2~3次静脉给予。
(3)肌内注射:
①一般用法用量:用醋酸地塞米地塞米松注射剂,根据病情每次5~15mg,间隔2~3周注射1次。
②用于缓解恶性肿瘤所致的脑水肿:参见静脉注射项。
③增强治疗或用于过敏性疾病、休克:每次2~6mg;重症可重复给药,每2~6小时1次。
④恶性疟所致脑水肿引起的脑昏迷:每次3~10mg,每8小时1次。
(4)关节腔内注射:
每次0.8~4mg,视关节腔大小而定。鞘内注射:每次5~10mg,间隔1~3周注射1次。
(5)吸入给药:
(6)用于局部给药:用0.05%~0.1%乳膏涂搽患处,每天2~3次。
儿童:
(1)口服给药:
一般用法用量:每天0.03~0.15mg/kg或1~5mg/m,每6~12小时1次。类固醇21-羟化酶缺乏症:开始剂量为0.25~0.28mg/m,清晨顿服,治疗有效后根据情况调节维持剂量。
(2)肌内注射:
①治疗脑水肿:负荷剂量为1.5mg/kg,随后以每天1.5mg/kg维持,每4~6小时1次,共5天。第2个5天应减量,并停用;
②急性哮喘发作:6~12个月小儿:使用16mg,一次给药;13~35个月小儿:使用24mg,一次给药;大于36个月小儿:使用36mg,一次给药。
(3)静脉注射:治疗脑水肿:参见肌内注射项。
每日一药
西药-乙酰半胱氨酸
-05-20
每日一药
西药-马来酸依那普利
-05-19
每日一药
西药-盐酸西替利嗪
-05-18
每日一药
西药-苯甲酸雌二醇
-05-17
备考福利来袭
考试报名咨询
执业药师肩负着用药服务的责任,今后随着证书含金量的提升,考试标准及要求会越来越高,报考条件学历专业进一步提高。执业药师考试报名咨询,可以添加小美老师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