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卡星说明书修订,使用抗菌药物如何避免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抗菌药物是一类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其主要是针对感染性炎症,即由致病微生物(病原体)感染机体导致的炎症,临床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年4月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修订阿米卡星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年第46号)》的通知,对其肾毒性增加了黑框警告,那么抗菌药物对肾功能有哪些影响呢?使用时需注意些什么呢?

抗细菌药物

肾损害主要是由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的抗菌药物引起,其损害程度与剂量及疗程密切相关(间质性肾炎除外)。一般是用药后3-6日发生,大多是可逆性,停药后可逐渐恢复,但少数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糖肽类药物、多黏菌素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等均能引起肾功能损害,引起管型尿、蛋白尿、血尿、尿液pH改变(大多自酸性转为碱性)、尿量改变(增多或减少),并可致肾功能减退、氮质血症、尿钾排出增多等。磺胺类药物易形成结晶尿而致肾损害。

氨基糖苷类药物

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所有氨基糖苷类药物都可能致肾毒性,主要损害近端肾曲管,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继而出现红细胞、尿量减少或增多,进而致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等,肾损害者、使用其他肾毒性药物治疗者及长期和/或超量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者,其产生肾毒性的风险性更大。

《关于修订阿米卡星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年第46号)》中指出,推荐监测阿米卡星的血药浓度,其血中浓度的峰值应小于35μg/ml。

治疗期间应给予足够的水分。开始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应评估肾功能,对尿液比重下降、尿蛋白增加及是否存在细胞或管型尿进行检查,并定期检测血中尿素氮、血清肌酐或肌酐清除率。

若出现肾刺激的迹象(管型、白细胞或红细胞或白蛋白),应增加水分摄入。

若出现其他肾功能不全的证据(如肌酐清除率降低、尿比重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升高或少尿),可能需减少剂量。

若氮质血症增加或尿量逐渐减少,应停止治疗。

老年者的肾功能可能下降,在常规筛查检测(如血尿素氮或血清肌酐)中这可能表现得并不明显,肌酐清除率测定可能更有用。

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尤其是在治疗开始时已知或怀疑存在肾损害者及肾功能开始正常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肾功能异常者。

《关于修订阿米卡星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年第46号)》中指出,当补水充足且肾功能正常,若不超过推荐剂量,阿米卡星发生肾毒性反应的风险较低。停药后肾功能的改变通常是可逆的。

避免同时或连续给予全身的、口服的或局部的其他肾毒性药物,特别是杆菌肽、顺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多粘菌素、右旋糖酐,其他致其毒性风险性增加的因素还包括高龄和脱水。

喹诺酮类药物

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可引起泌尿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损害,包括尿频、少尿、结晶尿、尿液混浊、蛋白尿、面部水肿、肾炎,严重者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其中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罗氟沙星的血尿报告较多,帕珠沙星的肾功能衰竭病例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喹诺酮类药物在尿液中溶解度降低可结晶析出,尤其在碱性尿中更易发生,引起结晶尿、血尿,严重者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故服药期间应多饮水,稀释尿液,每日进水量应在ml以上,避免与有尿碱化作用的药物(如碳酸氢钠、碳酸钙、制酸剂、枸橼酸盐类药物)同时使用。

肾功能减退者使用时,需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用药,以防发生因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的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不良反应。

四环素类药物

如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可引起氮潴留,加重氮质血症,并致肾小管酸中毒和其他肾脏损伤。已有肾功能损害者应避免应用四环素,但多西环素及米诺环素仍可谨慎使用。此外,甘氨酰环素类药物替加环素可引起血尿素氮升高、氮质血症。

糖肽类药物

如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有一定肾毒性,表现为肾小管损伤,轻者为蛋白尿与管型尿,重者出现少尿、血尿、肾衰竭,大剂量和长时间使用尤易发生,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肾功能。

肾功能不全者、老年人或原有肾疾病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剂量,同时监测血药浓度。尽量避免与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

磺胺类药物

如复方磺胺甲噁唑,主要由肾脏排泄,在尿液中的浓度高,可形成结晶性沉淀,易发生尿路刺激和阻塞现象,出现结晶尿、血尿、尿痛、尿闭,用药期间应监测肾功能。

肾功能减退、失水、休克及老年者使用易加重或出现肾损害,应避免使用。此外,用药期间应多饮水,维持充分尿量,以尿液冲走结晶,以防结晶尿的发生,必要时可服用碱化尿液的药物如碳酸氢钠,促使结晶的溶解度提高,减少吸晶对尿道的伤害。

头孢菌素类药物

如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肟等,多数药物主要由肾脏排泄,偶可致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少尿、蛋白尿等,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肾损害作用最显著。与高效利尿剂、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肾损害显著增强,注意监测肾功能。

其他

抗真菌药物

主要可分为4大类即多烯类、唑类、棘白菌素类和氟胞嘧啶类。多烯类如两性霉素B;唑类如咪唑类酮康唑等,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棘白菌素类如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等;氟胞嘧啶类如5-氟胞嘧啶;其他有灰黄霉素、特比萘芬等。

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注射剂中的赋形剂主要经肾排泄,分别不宜用于肌酐清除率<30ml/min(伊曲康唑)和<50ml/min(伏立康唑)者。

特比萘芬用于肾功能受损(肌酐清除率<50ml/min或血肌酐超过μmol/L)者剂量应减半。

策划

静姝投稿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zhouseo.net/yfcs/8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