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是位救肾主,不想病情加重毁肾,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生病住院,输了2周的抗生素,本以为病好得差不多了,医生也建议可以出院后继续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可谁成想,出院没两天就开始胃不舒服,恶心,再去门诊检查发现,不但病没好利索,长达2周的抗生素治疗已经使其出现了胃肠道反应,体内菌群也失调,还得加服其他药物继续治疗。

“这抗生素副作用还不少。”

讲到抗生素,就不得不说说其对肾脏的影响。

我们知道,慢性肾病大多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有关,免疫功能一旦紊乱,其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就会沉积在肾脏内,损伤肾脏的固有细胞,使人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进而引发紫癜肾、狼疮肾、IgA肾病等免疫性肾病。

而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强的松、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必不可少,但在治肾显效的同时还会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增大感染几率,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甚至肾衰竭、尿毒症。

抗生素就在此时充当着“救肾主”的角色——治疗细菌感染,减小肾脏损伤。

但抗生素也没有我们想象地那么大公无私,也并非所有的抗生素都能适用于肾病患者,原因有2:一是肾脏中毛细血管丰富,本身血流量较大,是大多数药物(包括大部分抗生素)排泄的主要渠道,会加重肾脏负担;另一方面,除了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出现嗜睡、头晕、意识混乱、惊厥等)、造血系统毒性、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之外,部分抗生素还具有肾毒性,长期、大量使用,对肾脏的损害是长期、不可逆的!

肾病患者选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3项原则:

1、“窄”、“少”、“短”

能用窄谱抗生素不用广谱抗生素,使用单一抗生素就能够治疗不联用其他抗生素,尽量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

2、尽量使用没有肾毒性/肾毒性小的抗生素

这些抗生素具有肾毒性:

氨基糖苷类(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青霉素类(甲氧苯青霉素等),头孢菌素类一二代(毒性较大)、多粘菌素类、二性霉素B(肾毒性强)、四环素类(可引起氮质血症)、磺胺类、利福平。

3、尽量选用经肾脏排泄低/不经肾脏排泄的药物

如红霉素,只有10%~15%从肾脏排泄、罗红霉素主要通过粪便尿液排泄等。

综上所述,哪些抗生素对于肾病患者来说是较为安全的?

①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罗红霉素、螺旋霉素);

②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三四代(如头孢他定、头孢匹罗、头孢吡肟等);

③合成类抗生素(如甲硝唑)。

注:具体用药以医嘱为准。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zhouseo.net/yczz/9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