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课例基因工程赋予生物新的遗传

()

聚焦重要概念的高中生物学单元整体教学强调,教师需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科学思维方法解决真实问题,意义建构概念,促进深度学习。《聚焦重要概念的生物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科学思维视角》节选了浙江省部分优秀教师的单元整体教学课例,从“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五种科学思维方法出发,结合具体教学片段的分析,探索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达成科学思维的途径,提出教学环节中发展科学思维的有效对策。

以下是浙江省海盐县元济高级中学王静的优秀教学设计。

基因工程赋予生物新的遗传性状

一、单元教学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为基因工程,是《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浙科版)的选择性必修3第四章。“基因工程赋予生物新的遗传性状”是高中生物学大概念之一,其内容建立在学生已学的DNA结构特点、复制、表达等知识的基础上,集中围绕基因工程的诞生、原理、技术、应用等方面展开。本单元设计了8课时。学习本单元有助于了解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能开阔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为适应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学奠定基础。

二、单元概念解构

本单元聚焦概念“基因工程赋予生物新的遗传性状”。该概念是在“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细胞工程通过细胞水平上的操作,获得有用的生物体或其产品”等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支持概念“生物技术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安全与伦理问题”的学习。本单元包括“基因工程是一种重组DNA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的延伸”两部分内容,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三、单元目标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资料、小组讨论,能够例举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并对基因工程的过程有初步的了解,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提高收集、整理、整合信息的能力。

2.在实践活动中,能够说出限制性内切核酸酶、DNA连接酶、质粒的作用和特点,并在活动过程中体现这些工具的作用,体会基因工程技术设计的精妙。

3.在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上,阐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通过模拟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比较并选择恰当的细胞,发展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

4.通过分析基因工程的应用相关资料,概述基因工程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zhouseo.net/yczz/9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