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温度越来越高
为了防中暑、防蚊虫、防细菌
大家时刻备着藿香正气水、风油精、花露水……
但是,它们也有不能“混搭”的东西
不然可能导致死亡!
那么,夏季用药究竟要注意什么呢?
快来一起看看吧!
夏季这些药别乱用
1、藿香正气水+头孢=乙醛中毒
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在体内消化产生乙醛,而头孢类药物会抑制乙醛在体内的代谢,造成乙醛蓄积,引起中毒,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肝损害、呼吸暂停甚至死亡。且通常名字中含有“酊”字的药物,都含酒精,不可与头孢、甲硝唑等同时服用。即使停药后一两周内也要远离酒精。
2、碘酒+红药水=碘化汞中毒
碘酒中含的碘会与红药水中的汞发生反应,形成碘化汞,会沉着在皮肤表面,汞本身就具有毒性,对身体有害。
3、花露水+防晒霜=增加过敏几率
防晒霜和花露水都含有化学成分,两种一起使用会增加过敏的几率。花露水中含有高含量的酒精成分,有些人本身会对酒精过敏,因此就算只涂花露水,也可能会皮肤过敏,但不至于昏厥。并且皮肤过敏与否取决于个人体质。
4、感冒药+退烧药+镇痛药=肝损伤
许多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都含有扑热息痛。如果同时使用两种感冒药,或同时吃退烧药或止痛药,造成扑热息痛摄入过量,会造成急性肝损伤,严重会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
5、感冒药+降压药=影响血压
市面上的感冒药多是复方制剂,含有多种成分,除了退热止疼的成分可能影响血压外,有些减轻鼻塞的成分也会影响血压,如(伪)麻黄碱,主要通过收缩血管来减轻鼻塞症状,但同时也可能让血压升高到危险的程度。另外,有些感冒药还可能影响降压药的效果。
6、创可贴乱用或可引发感染
创可贴只能止血,不能完全做到抗菌消毒,再加上其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一旦使用不当会使伤口感染。
使用注意:①创可贴只适用于没有伤到肌层、出血不多且不用缝合的小伤口。②出血较多、小而深的伤口,动物咬伤、蛰伤,污染较重或感染的伤口,较重的皮肤擦伤,烧伤或烫伤,都不能使用创可贴。③使用时若伤口被水浸湿或受到污染,注意及时更换。
9种药让你“见不得光”有些药物在服用后,需要做好防晒。不管你是人高马大的壮汉,还是纤细柔弱的少女,吃了这些药就都“见不得光”了。
服用某些药物后,在光照刺激下可引起人体过敏,表现为:
色素沉着,皮肤变黑;出现皮疹、红斑、水肿,同时伴有瘙痒、灼痛;重者可有水泡,溃破后可形成溃疡或糜烂;某些情况下,皮疹还可能出现在未经阳光直接照射部位的皮肤上。
这在医学上称为药物的光敏反应。如果服药后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停药,严重时应就医。能引起光敏反应的药物主要有9种。
1、抗菌药
喹诺酮(沙星)类抗菌药光敏发生率较高,代表药物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四环素、氯霉素也可能引起光敏反应。
2、抗过敏药
如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3、解热镇痛药
常见的有双氯芬酸、布洛芬。
4、利尿降压剂
如呋塞米、氢氯噻嗪(常在复方降压药中含有)。
5、降糖药
磺脲类降糖药在服用后也需要注意防晒,如格列苯脲等。
6、降脂药
在降脂药中,非诺贝特的光毒性最强,这与服药剂量和光照强度有关。此外,阿托伐他汀可能造成光照性红斑并发水肿。
7、避孕药
尤其是含雌激素、孕激素的口服避孕药。
8、痤疮药
含有维A酸类痤疮膏,如维甲酸。
9、抗心律失常药
胺碘酮的光毒性为蓝灰色皮肤色素沉着、金褐色色素沉着、皮疹、眼部不适、晶状体混浊及黄斑。
由于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出需要一定时间,建议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至少5天内注意防晒。
这里说的防晒,不仅是要躲避阳光,还应避免接触紫外线。即使是夏季的阴天,如果是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也应注意涂抹防晒霜、撑遮阳伞,穿长袖衣服。
这些药比你还怕热天气炎热,药物也需要避暑纳凉。以下四类药最好“搬进”冰箱:
1、部分外用药
如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洗剂等外用药品,夏季最好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以防液体变质。
2、栓剂
如女性的阴道栓,会因气温过高出现软化,用起来不方便。夏季可将其放进冰箱,或使用前放入冰箱,等到药品硬化后取出再使用。
3、针剂和部分胶囊
一些针剂如活菌制剂以及未开封的胰岛素,通常需要放进冰箱冷藏室保存,避免受热和日光照射。
需要注意的是,未启封的胰岛素,应2~8摄氏度冷藏保存(绝不可冷冻)。
4、代煎药
代煎药也最好放在冰箱中冷藏保存,一般能保存10天左右。
如果没有冰箱,可将袋装煎药放在一盆冷水中置于阴凉处,必要时需在水中加冰,一般可以保存5~7天。
如果袋装药鼓起或者药液变味、有气泡时,说明很可能已经变质,最好不要服用。
按照说明书上的储存条件及温度存药是最好的方法:
“室温”是指10~30摄氏度;“凉暗处”指避光且不超过20摄氏度;“冷处”是指2~8摄氏度。
夏天需低温储存的药品(温度在2~20摄氏度之间),可放在冰箱的冷藏层中,但温度需控制在2~8摄氏度之间。
家中常用药必备手册
生活中免不了有些小病小痛,家庭常备药品、备对药品很重要。戳图,你应该知道的用药常识及家庭常用药清单,转发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切记!无论是哪种药物
在购买时最好都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按照说明书上标注的存放方法进行储存
不管多常见的药物
服用前最好也要遵循医嘱!
这样,才能确保身体健康,安然度夏。
来源: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生命时报、百度百科等
审核:初审彭姝偲、复审刘少玉、终审凌春舜
编辑:杨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